【行业资讯】中国银行LOGO设计师:靳埭强 (原文转自文化周末)

发布日期:2016-11-12

文章摘要

靳埭强是平面设计界的大师,又因为设计了中行LOGO,被九游会平面设计师奉为神一样的存在。...

靳埭强是平面设计界的大师,又因为设计了中行LOGO,被九游会平面设计师奉为神一样的存在。

靳埭强1957年定居香港,做学徒,满师后当裁缝师,如此10年之外。其后在香港中文大学部攻读设计课程。1967年开始从事设计工作,其作品被德国、丹麦、法国、日本、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美术博物馆收藏。靳埭强在平面设计界是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。特别强调设计师的专业精神,他认为漂亮的设计并不一定是好的设计,最好的设计是那些适合企业、适合产品的设计。

靳氏1970年起参与艺术设计教育工作,桃李满门。2003年,汕头大学邀请靳氏协助筹办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,并担任该学院院长至2012年,靳氏又致力写作,曾出版十多本专论,对青年一代甚具影响力。

文化周末:这次来莞的演讲主题是《关怀的设计》,您带来了精彩的个案与东莞的观众分享,分享多年来关于设计伦理的思考。为什么要谈论设计伦理?

靳埭强:我很荣幸在汕大做了8年的院长,在做设计教育改革的时候,发现年轻人很容易忽略一个问题:设计伦理。我提倡的是以“关爱”而设计,以“万物”而设计的设计伦理。这也是我一直在实践与追寻。在1919年,包豪斯提出“为人而设计”,现在看来依然是非常伟大的理念。目前国家经济高速发展,物质文化越来越发达,设计参与到经济建设中起了重要的作用,提倡设计伦理,是希望提倡做有善意的设计,要关心人与大自然,不要做伤害人的设计,也不要伤害大自然,不要参与到过度开发资源中去,与人生活的他者,都不要伤害。

任何行业都有伦理精神,年轻设计师首先要知道他们应该怎么做设计师,有什么权利有什么义务,九游会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,都是要讨论要思考要认识清楚的,否则面对社会很多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,对设计不尊重,对版权不尊重等,面对这种状态之下怎么样做好设计呢?就像一个人没有脊骨一样,脊骨就是伦理精神。

文化周末:设计伦理听起来很抽象,在您的观念里,设计伦理具体是指什么?

靳埭强:首先是做设计的选择权,拒绝做任何负向设计的权利,如果设计师明知道商品有问题,也接下项目,就是参与到建立负向价值中去,商品有问题流向市场是会害人的,比如我不做香烟广告,因为烟是不好的,我拒绝做,这就是选择的权利。还有公平收费的权利,比如设计师无偿做设计工作,价低者得,无偿给稿,这些都是对设计行业的伤害,设计师要学会拒绝这些不公平现象乱象,九游会有权选择尊严,同样双向的,设计师也要尊重客户,要以专业为客户服务,以重庆城市商标为例,我提出一定要“以人为本”,由市民说了算,并不是由市长说了算,市长会换,市民才是生活在重庆的人。

其次,设计师自身要尊重版权,同时要引导顾客保护产品设计版权,我做设计是会转移版权给客户的,帮助客人建立版权意识很重要。不要抄袭,不能说“山寨文化”是正常现象,这是藉口,中国传统有“仿某家法”,一个作品写明“仿某家法”,抄袭者会在设计作品上写“仿靳埭强法”吗?不会,这样的抄袭给抄袭者带来利益,但是不仅仅是损害了设计师,同时也损害了给设计师费用的商家的权益,这是公义。

另外,强调道德关系,不要做伤害人和伤害万物的设计。不能诋毁人,不能伤害女性,不能传播**,不能伤害平等机会,这些都是行业道德,都是设计师的责任。

文化周末:设计大师和艺术大家,都讲究师承。请分享对你影响最深的人。

靳埭强:我出生的地方是番禺,一个很有历史文化的乡村,我在家乡生活11年,跟我爷爷一块生活,我爷爷名字叫靳耀生,一个退休的工艺师,九游会一起画画、写书法,爷爷让我喜欢上艺术,我很怀念我的爷爷。有一次我在陈家祠的记载里看到,他是五大工艺之一“灰塑”状元,小时候我知道他有很多奖杯,但他从来没和我说过这个。

我的家有个小花园,窗户外边有爷爷自己写的对联,有两句话:勤补拙,俭养廉。这个观念小时候就已经有了。所以我一开始做设计的时候受节约观念的影响,节省资源是最基本的,现在流行的说法是环保,这是关怀设计的开始。

另一个对我影响很深的人是吕寿琨先生,我从1970年跟随吕先生学画,开始水墨画创作,曾参加1989年他倡导的新水墨运动,不断探索新路。年轻的时候没有很看重中国文化,都是受西方影响自己,追求西方新思潮,追求批判精神,在80年代初,我开始回归到中国文化吸氧,内在的精神内核让我受益良多。我的水墨风格才开始酝酿,每一个年代都有新的发展,我的文字山水成为前无古人的创作方法,历史上没有过有一个画家是用文字做成山水的。

文化周末:水墨元素是您作品的一个重要载体,为什么钟情于水墨?

靳埭强:我25岁前是裁缝,当了十年,后来我思考自己的人生,希望我的人生更有意义,我想做艺术家,就去学艺术,从没有停止过发展自己向往的事业,我尝试当画家,就参加画会。吕寿琨老师成立的一画会,为什么会叫一画会呢?出自明末清初的石涛的《画语录》,他说所有的创作艺术方法是从一笔一划开始,由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,生万画,方法是从自己一笔一划创作出来的,是自己创作的方法。九游会推崇这个思想,这个思想是超时代的,现在看起来是现代的思维。

设计师发展自己很重要,更重要的是超越自己,从事设计几十年,我找到中国的生活态度做事情,从中国的事情,中国的思想,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去思考做设计,我个人很喜欢道家与佛家的思想,水墨只是一个载体,水墨背后的儒释道思想才是重要。

中国文化最好的品质是包容,唐代为什么伟大?因为唐代能融和全世界的文化,明代也是百花齐放的时代,当代也是一个融和的时代,我的设计方法是融和,现代与古代的,包豪斯与中国的,气和韵的融和。

文化周末:设计师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想不到好的创意怎么办,有瓶颈怎么办?

靳埭强:我分享一个年轻时的经历。没有概念的时候,随手拿出案头上的文化杂志,里面有一篇散文,香港的作者小西写的,文章讲述写作者在京都学研究思想时,老师带他去庭院里面参禅、冥想。老师说:“无山见山,无水见水。”没有山在眼前,你就看见山,怎么能看见呢?没有水在你的前面你能看到水,怎么能看到?我70年代中创作水墨,以山水为题材,我的老师告诉我除了应该向古人学**外,还要去真山真水里看大自然。所以我看了很多名山大川,山山水水在我心中,眼前没山,心中有山,就可以写山。这个“无”字本来没有山的,就可以写山,眼前没有水,心中有水,就可以见水,就是这么一个情况,就把“无中生有”变成两个作品,一个是《无山见山》,一个是《无水见水》。向大自然学**,在自然里面锤炼。这是我的建议。

文化周末:现在进入信息爆炸时代,社会似乎变得比较浮躁和肤浅,对于年轻设计师的成长,您有什么样的建议?

靳埭强:现在网络平台每天很多信息,有没有用的,有很坏的,这个社会是科技进步带来的一个现象,不能抵挡。首先明白信息是什么,信息只是一种内容,是社会里的声音,信息不等于知识,信息不等于知识。因为信息只是给你看到一个信息,知识是你理解的明白的已经懂得的东西,明白吗?所以任何信息要理性思考它理解它,去分析它研究它,变成你的知识。有些没用的就放弃不要了,把信息变成你创作的源泉,把没有用的信息抛弃,如果把大量没有用的信息都据为己有的时候,浪费了你的营养储存的空间。

文化周末:本次设计展强调原创,那么如何培养原创设计的能力?

靳埭强:评审最高的标准是原创,一旦发现抄袭,九游会会取消参赛资格,什么叫抄袭,什么叫借鉴,什么是原创,我要有明确界定,原创是求不同,想前人未想做前人未做,如果你坚守这个原则,让自己想做设计,要有胆量要敢想别人不敢想,去做别人不敢做的,不是抄袭,就可以有原创的动力了。